还原攻击链:从探测到暴库,SQL注入全流程解析
本文是《Web攻击流量分析》系列的第二篇文章,上篇文章让安全处置更高效的“数据流分析”,助你洞察攻击流量交互向大家介绍了科来CSNA系统中,针对网络攻击流量的数据流分析研判方法。本文继续上篇文章的话题,继续和大家探讨关于Web攻击流量中常见的SQL注入攻击流量分析研判方法。
本文是《Web攻击流量分析》系列的第二篇文章,上篇文章让安全处置更高效的“数据流分析”,助你洞察攻击流量交互向大家介绍了科来CSNA系统中,针对网络攻击流量的数据流分析研判方法。本文继续上篇文章的话题,继续和大家探讨关于Web攻击流量中常见的SQL注入攻击流量分析研判方法。
音视频的传输根据场景不同,会涉及到很多的协议:如H.323、SIP等信令协议,如RTSP、RTMP等流控制协议、RTP、RTCP等流传输协议等等,另外音视频还涉及H.264、H.265、ACC等编码协议,所以第一次接触时很容易混淆,分析更无从下手。今天我们先捋清它们的关系,再以最常见的RTP协议为代表介绍多媒体流的分析,了解应该怎么从流量侧对实时多媒体类业务进行运维保障。
随着互联网IP主机数量的迅猛增长,IPv4地址面临耗尽问题。NAT通过允许多个设备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,减轻了对IPv4地址资源的压力,为过渡到IPv6提供了缓冲。
在IT网络安全领域,基于流量的攻击识别与研判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关键环节。本系列文章基于HTTP协议,深入剖析Web攻击流量的底层逻辑与特征模式。其中,科来网络分析系统(即CSNAS)的“数据流”功能,可以更直观、高效地展示基于HTTP协议的攻击流量交互过程,帮助读者快速理解网络攻击流量的本质,精准识别各类Web攻击手段,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高效地应对网络安全威胁。
前面我们已经讲解了像HTTP、DNS等常见应用层协议,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个可以称之为“活化石”的应用层协议——FTP。1969年ARPANET诞生,仅2年后FTP就出现了。当初的很多协议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,FTP却直到今天都还活跃于企业的办公网络中。那到底是什么样的魔力让FTP协议经久不衰呢?接下来我们就从流量视角,一起深入学习FTP协议。
率先突破100Gbps大关,科来全栈国产化流量处理能力再创新高!即使在X86平台上,基于DMA、NUMA等手段,结合DPDK、AF_XDP等用户态加速技术,要实现同等性能也极具挑战。科来此次突破,标志着国产化信创性能已经处于国际第一梯队!